一根甘蔗两头甜 示范带动正当时
日期:2013-08-21 10:09:29 来源:柳兴制糖公司
——两个率先看龙头企业柳兴制糖的示范作用
在全区农垦工作会议上,,,,,刘刚局长提出广西农垦要努力在全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农垦小康社会的“两个率先”工作目标。。。。。柳兴制糖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一头挑 起蔗农增收致富的重担,,,,,一头挑起农业现代化的大梁,,,,,为农垦实现“两个率先”工作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支点,,,,,撬动农业现代化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的支点就在于龙头企业。。。。。柳兴制糖通过科技引领,,,,,示范带动,,,,,补贴扶持,,,,,引导蔗区糖料蔗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引领,,,,,大力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良种良法对甘蔗高产高糖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甘蔗品种结构单一、当家品种退化、新品种繁育推广滞后成为了制约柳兴蔗区乃至整个广西蔗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柳兴制糖与新兴农场联合成立工作小组,,,,,与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展开合作,,,,,通过对新引进(或新选育)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本片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引导蔗农因地制宜选择适栽品种。。。。。目前,,,,,甘蔗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已筛选出“柳城”、“桂糖”系列产蔗量、蔗糖分、抗性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新品种,,,,,为确保高产高糖奠定了基础。。。。。
——高产示范,,,,,带动蔗区全面增产。。。。。该公司每年选取4到5个示范点,,,,,示范面积300—500亩,,,,,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技术要求的甘蔗高产高糖示范田,,,,,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化学杀虫、化学除草、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综合技术,,,,,并配套蔗地取水灌溉措施,,,,,提高甘蔗单产,,,,,并以此带动整个蔗区甘蔗单产的提高。。。。。近年来,,,,,柳兴制糖蔗区甘蔗单产稳步增长,,,,,2010年为4.04吨/亩,,,,,2012年达到了4.72吨/亩,,,,,其中新兴农场2012年平均亩产达到了8.54吨。。。。。
——科技下乡,,,,,提高蔗农科学种蔗水平。。。。。该公司每年组织召开甘蔗生产管理现场推广会,,,,,组织蔗区农户对示范推广项目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引导蔗农实施科学种蔗,,,,,提高蔗农科技兴蔗水平。。。。。同时,,,,,联合当地农业技术主管部门对蔗农实施专题技术培训及印发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将培训落实到各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种蔗大户、科技示范户,,,,,实行面对面培训,,,,,把高产高糖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补贴到位,,,,,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良种良法、高产示范项目,,,,,该公司以资金补贴、农资补贴、垫资、贴息等方式引导蔗区转变传统甘蔗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对凡是种植该公司推广的甘蔗新品种,,,,,一律按当年政府制定的“加价品种”予以收购;;;;;;对列入“高产示范田”范围并严格按照公司农务部统一技术要求种管的示范户,,,,,经验收合格后公司给予每亩补贴价值500元的农资;;;;;;对使用该公司指定的农药、化肥按批发价的20~30%进行补贴。。。。。近几年来,,,,,该公司每年各类用于扶持蔗农的资金都超过了2000万元。。。。。
一条纽带,,,,,带动农民奔小康
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看望蔗农时说:要让老百姓过上甜日子。。。。。作为龙头企业的柳兴制糖来说,,,,,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消费者,,,,,“一根甘蔗两头都要甜”,,,,,让农民甜,,,,,消费者甜,,,,,职工甜,,,,,就是柳兴制糖的企业使命。。。。。
在柳兴制糖示范带动、补贴扶持下,,,,,越来越多的蔗农开始了科学种蔗,,,,,收入也节节攀升。。。。。新兴农场职工老李算了笔帐:过去,,,,,他家的甘蔗种植都是靠牛耕种,,,,,怕多花钱,,,,,也不用地膜,,,,,管护相对粗放;;;;;;如今,,,,,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他家新种的10亩甘蔗采用了深耕深松、地膜覆盖、良种种植,,,,,原来的15亩宿根蔗也全部用上地膜覆盖,,,,,科学管护,,,,,从而一年就增收1万多元。。。。。“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良种规模、做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提高产量赚更多的钱。。。。。”老李高兴地对前来指导的技术员说。。。。。
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为全面实现农垦“两个率先”工作目标,,,,,柳兴制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正当其时。。。。。(秦柏生 )